適逢褒忠鄉與金門縣金沙鎮締結姊妹鄉鎮15周年,兩地攜手共創永續發展的里程碑。雲林縣褒忠鄉公所於9日熱情接待金門縣金沙鎮公所代表團,並安排參訪褒忠鄉新湖合作農場的改良式魚菜共生示範區,展現該技術在結合智慧農業與循環經濟上的卓越成果,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陳怡帆也應邀參與。此次交流不僅加深兩地情誼,更促進農業技術合作,為地方發展注入新契機。
藉由實地參訪了解新湖合作農場生菜裁切後剩餘的邊角料放進魚塭餵食草魚,再將草魚消化排泄後的肥水抽出至魚塭旁植物牆,透過管式水耕植物牆進行高競濟作物(如:草莓、芝麻葉)的種植,形成一個生產、生態及經濟永續循環系統,讓參訪嘉賓深入交流,並加深與姊妹鎮之情誼。
褒忠鄉鄉長陳建名表示,褒忠鄉生菜農業經營專區的改良式魚菜共生技術應用,是結合在地特色、智慧農業、循環經濟與地方創生的成果。這個永續的循環經濟模式被收錄在今年循環台灣基金會與經濟部、環境部及農業部,盤點產業實踐循環經濟的經驗與案例集結成《共創韌性台灣》案例中,並已於9月臺灣循環經濟週跨部會聯合記者會發表。
保證責任新湖合作農場理事主席陳清山表示,新湖合作農場的改良式魚菜共生系統將魚類養殖與蔬菜種植結合,通過循環水及植物牆系統將魚類代謝產生的養分輸送給蔬菜,減少化學肥料的需求並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
金沙鎮鎮長吳有家表示,金沙鎮與褒忠鄉締結姊妹鎮迄今15年情誼,雙方互訪熱絡,本次改良式魚菜共生參訪成員獲益良多,期許每年透過互訪,考察學習,相互吸取農業、建設、觀光、文化等面向之意見,增近兩鄉鎮業務推動,共促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