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十餘年的嘉義市污水下水道建設終於突破零接管!雖歷經國家政策變更、採購訴訟等各種因素導致延宕,但嘉義市政府記取各縣市建設經驗,自105年11月開始發包興建,短短1年多的時間就突破零用戶接管率,並於今(2)日舉行「嘉義市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普及率破零通水典禮」,內政部長徐國勇、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徐文志、嘉義市長涂醒哲偕同夫人鄭玉娟、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吳欣修等各界嘉賓皆特別蒞臨,以破冰儀式見證紀念性的一刻,也為嘉義市「水清」目標踏出了一大步。
嘉義市污水下水道系統三期建設之總建設經費約116億元,內政部營建署補助92%建設費用,在市議會支持下,市府自籌負擔8%經費,建設期程104年至121年。第一期工程優先辦理嘉義市西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建設經費約32億元,預計完成46公里之公共管線系統,建設一座進流量為12,000立方公尺/日(CMD)之水資源回收中心,以及完成西區15,000戶的用戶接管。第一期工程分9標,預計109年完成;第二期工程針對嘉義市東區,預計期程為110-116年;第三期則是嘉義市外圍區域,預計期程為104-121年。
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管線第1標工程105年11月15日開工,由亞新工程顧問公司設計監造,已於107年8月23日竣工,於本市竹村里與下埤里的水資源回收中心開始經保福一路-北港路-友忠路-垂楊大橋下番仔溝公園-至垂楊路與康樂街口止,興建完成污水主幹管長度4,584公尺。除污水主幹管埋設外,並完成幹管鄰近五幢大樓(藝術第一家、瑞滿堂、國泰人壽大樓、巴黎大廈、嘉義市農會)用戶接管,共計接管553戶,用戶接管普及率達0.55%。
除了管線工程外,嘉義市水資源回收中心(水資中心)統包工程亦在106年4月開工,如期於今年8月完成通水目標,並將於10月中旬竣工。水資中心面積共約16公頃,綠地占5.5公頃,太陽能光電區約5公頃,完工後兼具環保、綠能、生態等價值,將成為民眾休憩的好場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