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屆嘉義文化獎頒獎典禮於27日在在長榮文苑酒店隆重舉行,行政院雲嘉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李碧菁受邀出席,開幕式邀請簡上仁成立的田園樂府演唱台灣歌謠為活動開場。得獎者包括4位文化界翹楚榮獲殊榮,特殊貢獻獎得主音樂家簡上仁老師,文化貢獻獎得主音樂家梁芬美老師、畫家李國聰老師、工藝師謝東哲老師,累積得獎達10人,表彰他們在文化藝術領域中的奉獻。
簡上仁老師以維護、推廣台灣本土音樂為志業,累積創作超過500首鄉土歌曲,其中〈正月調〉、〈討海人〉等作品更是廣為人知。他成立「田園樂府」鄉土樂團,多次深入嘉義各地的學校與機構進行文化教育,讓在地音樂深植人心。簡上仁老師的努力不僅讓鄉土音樂扎根於教育,也為台灣文化遺產注入新生命,獲得特殊貢獻獎殊榮,由簡老師兒子簡志霖代為受獎,他說父親能領到貢獻獎是一生最大的願望與期待,父親的台灣音樂基礎來自家鄉大林的歌謠、歌仔戲、布袋戲等,身上擁有疼惜故鄉的情感。
梁芬美老師作為阿里山鄒族的音樂家和文化傳承者,將鄒族古謠與族語文化唱到世界舞台,成為台灣原住民文化的全球推廣大使。旅居國外多年後,她選擇回到家鄉成立原住民合唱團並指導鄒族青少年,為原住民文化保存與推廣貢獻良多,也讓世界看見台灣原住民的獨特之美。
李國聰老師畢生致力於美術教育與國畫創作,透過多場個展和聯展,提升嘉義在藝術界的地位。他熱心培育後進,並多年擔任文化館志工,從基層展覽到高層教育推廣,他的身影始終出現在嘉義藝術的每一個角落。
謝東哲老師是交趾陶與剪黏技藝的守護者,曾獲選行政院文建會「台灣工藝之家」,並被列為嘉義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者。多年來投身於技藝傳承、教學及公共藝術創作,並推動偏鄉文化發展,如打造新港鄉板頭工藝村,將傳統工藝與現代觀光結合,創造經濟與文化的雙贏。